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重点领域信息 > 公共法律服务
织金县人民政府关于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报告
字号:

2024年,我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法治政府建设的各项举措,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为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法治保障。

一、主要工作情况

(一)突出“三个坚持”,法治政府建设迈入新起点

一是坚持高起点谋划。制定《织金县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要点》《织金县贯彻落实<毕节市全面深化法治领域改革责任分工方案(2024—2027年)>具体措施》等系列指导性文件,明确工作重点,细化工作举措,确保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有力有序开展。二是坚持高强度推进。通过县政府常务会和专题会等各类会议,研究解决法治政府建设领域存在困难或重大问题,确保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措施落实。三是坚持高标准落实。制定《2024年法治建设考核指标体系》和督察方案,对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进行督察和考核,将法治建设工作纳入领导干部年终述职内容,组织开展党政主要负责人专题述法活动。

(二)突出“三个深入”,法治政府建设取得新突破

一是深入开展行政监督。深入开展行政执法领域突出问题集中整治,2024年,全县共排查发现问题27个,移送县纪委县监委线索3条,督促指导涉及单位制定整改措施55条,推动建章立制3个,办理群众可感可及实事10件,目前所有问题已全部整改完成。二是深入开展严打整治。深入实施政治安全、扫黑除恶、禁毒“大扫除”、命案防控、打击电信诈骗等专项整治行动,深入开展未成年人保护突出问题专项治理“护苗行动”。2024年,全县刑事案件、八类案件、“盗抢骗”案件破案率分别同比上升2.67%、12.22%、3.42%,命案发案率同比下降40%。三是深入开展法治宣传。开展普法宣传(公民法治素养提升)专项行动,整合法治宣传力量,构建“大普法”工作格局。2024年,共开展“法律七进”“乡村振兴·法治同行”等活动2195场次,解答法律咨询2万人次,培养“法律明白人”3494人。

(三)突出“三项创新”,法治政府建设展现新作为

一是创新行政执法模式。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建立行政执法监督联系点3个,选聘行政执法社会监督员14名,开展行政执法案卷评查4次。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堵塞监管漏洞,持续推进信用监管与“双随机、一公开”深度融合,更新执法人员名录113人;调整随机抽查事项清单,最大限度减少对经营主体正常经营活动的干扰二是创新法律服务模式。依托县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统筹用好33个乡镇(街道)公共法律服务站、584个村(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室,实现公共法律服务向基层延伸;2024年,办理法律援助案件1435件,办理公证216件。全县党政机关法律顾问、村(社区)法律顾问实现全覆盖。三是创新基层治理模式。探索开展“村企”共建试点工作,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方式,采取党建引领、问题联治、网格联建、治安联防、矛盾联调、法治联宣、平安联创、公益联办、文化联谊、发展联促等机制,构建村企共建、融洽发展的基层治理良好格局。2024年共排查纠纷7100次,调解矛盾纠纷5877件,调解成功5723件,调解成功率97.2%。

(三)突出“三个环节”,法治政府建设实现新进展

一是规范政府决策管理。充分发挥法律顾问作用,进一步规范监督管理;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集体讨论决定、听证和听取意见制度;制定了县政府常务会议议题审核把关细化流程清单,严格落实不审查、不上会制度。2024年,共制定县级规范性文件6件,部门规范性文件2件。合法性审核、备案审查合格率和司法建议、检察建议反馈率均达100%。二是提升应急应对能力。研究制定《织金县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4—2026年)》,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对全县各行业管理部门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工作任务进行分解,明确工作步骤和工作责任,逐步逐项落实年度工作计划。2024年,开展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教育培训91次4534人,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安全技能培训397次30859人,应急逃生演练285次、238家、18346人,安全监管执法人员能力培训49次1629人。三是完善依法行政体系。依法依规公布重大行政决策目录,2024年,县政府法律顾问列席县政府常务会 110 次,审核各类合同、协议 51 份,提出法律意见 131 份。

(四)突出“三个关键”,法治建设工作开创新局面

一是突出抓住“关键少数”。严格落实县政府常务会议学法制度,组织16061人参加学法用法考试,参考率100%,合格率99.94%。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保持100%,行政败诉率为12.63%。二是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制定《织金县优化营商环境“大排查、大整治、大提升”专项行动工作方案》,深入推进企业开办“一日办结”“四减一降”集成服务,通过“一网通办”平台开办企业391户,企业开办更加便利快捷。升级完善企业注销网上服务专区功能,实现注销“一网服务”,通过简易注销快捷退出市场主体583户。2024年,共办理市场主体变更登记3850件,注销登记16165件。三是提升政务服务水平。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审批流程,压减环节时限,推行“一网通办”“一窗通办”,全面提升政府服务效能。2024年,共办理全省通办291件,跨省通办事项14474件,“一窗通办”率达100%,网上可办率、服务评价认可率均为 100%。

二、存在问题

一年来,我县在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中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法律法规方面还需进一步深化。全县各级各部门均开展了深入细致的学习,但少数领导干部在学习过程中学用结合意识不够,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推动工作的意识和能力还需增强。二是部分行政执法部门执法人员程序意识还需进一步增强。在房屋征收领域等行政强制类案件中,执法部门未依据行政强制法规定的程序实施强制拆除,在强制拆除过程中也未采取证据保全等措施,导致此类案件行政败诉率较高。三是法治宣传手段还需进一步创新。在开展法治宣传工作中,大多数时候仍然采用传统宣传模式,不能很好采用群众喜闻乐见方式进行宣传,亦未能针对不同群体采取行之有效的个性化宣传方式。

三、下步打算

下步工作中,我县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按照省市统一部署,切实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一是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推进法治建设的首要任务,持续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法律“七进”,学以致用,强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做到全覆盖培训。二是进一步压紧压实工作责任。扎实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严格落实省、市及县委工作要求,强化部署和督导落实,带头层层传导压力,层层压实责任,确保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落地落实。三是进一步提高全民法律素质。督促指导各乡镇(街道)和县直各部门加强法治宣传和舆论引导工作,加强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和培训,提高领导干部的法治意识和法律素养,对标法治贵州建设10个关键性结果性指标,全面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持续推广法治文化建设,提高全面法律素质,营造全社会参与发展建设的良好局面,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